一、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新型大国关系阐述
新型大国关系是国际政治热门术语,也是当代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理念,对于促进中国自身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同时明确指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行为包括: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共产党愿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基础上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等各方面对外交往。
中国继续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二、中印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背景介绍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影响下,国际关系深刻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对抗和冲突风险上升。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遭受严重冲击。迈入动荡变革期的世界迫切需要大国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各国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作为新型大国关系衍生的中印关系同样面临新的挑战。中印两国自1950年4月1日建交,两国关系一直在曲折中前行。历经上世纪50年代的“蜜月期”和60年代的“冰冻期”。此后的中印关系一度是长期僵持的状态。直至1988年12月,印度总理拉·甘地访华后对华政策调整,两国关系才随之逐渐改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关系平稳发展。
近几年,中印关系在2020年上半年曾经保持着缓慢的回暖趋势,但加勒万河谷冲突爆发后,两国关系再难维系本就微弱的回暖态势,双边关系开始不断下滑。有预测认为,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上半年,中印关系改善动力不足。中印边境对峙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这样的对峙不应该无止境地持续下去,中印之间需要继续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虽然复杂的边界问题不可能“一步到位”解决,具体的谈判过程更是艰难而且漫长,但是,中印都是有能力调动国家力量支持一场边境冲突的亚洲大国,两国人口超过28亿,在世界局势复杂动荡的情况下,对双方而言,将摩擦控制在最低烈度,对分歧保持足够耐心,显然要比“彻底解决边界问题”更具有现实紧迫性,也考验着两国的智慧。中印两国若能成功构筑新型大国关系,两国关系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才能说是“亚洲之幸、世界之福”。
三、中印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途径
(一)摆脱内外干扰,共谋经济发展
中印两国构筑新型大国关系中,应不受西方舆论的外部干扰,不受印度国内反华声音的干扰。例如,当中印两军就维护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安全稳定、继续密切保持外交和军事渠道沟通对话会议推迟时,一些西方媒体就提前给会议下“诊断书”,称印度与中国存在巨大的实力“不对称”,双方的分歧“显而易见”,“几乎无法就讨论达成一致”。每当中印关系取得一些缓和成果的时候,印度国内对华强硬的声音又在抬头,印度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认为在边界脱离接触问题上“印度吃了亏”,甚至有人指责莫迪政府向中国“割让了1000平方公里的领土”,他们用力渲染所谓中国对印度的“整体威胁”,向政府施压反对与中国和解。这些负面的声音是中印两国关系缓和的阻碍,无益于新型大国关系的推进。
事实上,中印都是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彼此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伴随中国相对实力不断提升,中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主动权正显著增强;同时,印度对华冒险主义冲动和对冲战略失控,将构成中印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巨大挑战。两国应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指引,巩固战略凯发官网登录手机版的合作伙伴的政治关系定位,构建良性竞合的经济关系、互信透明的安全关系以及包容互鉴的人文交流关系。
(二)提升战略定位,构建良性竞合
此外,从全球层面看,和平发展仍是时代主流。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将不断提升包括中印两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度。经济全球化改变了国家竞争的性质和方式。全球化还催生了促进国际合作的国际新规范形成发展。中印构建新型关系的核心是互信互谅、和平共处、相互尊重、互利共赢。
中印新型关系应当如何发展,战略定位始终是关键。它决定着两国如何从总体上认知对方、对待对方和处理双边关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分歧。其次,中印要推进新型关系建设,也要将构建良性竞合的经济伙伴关系作为核心任务。中国和印度是目前经济实力最强、人口最多的两个发展中大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两国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如此,基于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发展路径,中印两国形成了不同的经济结构和独特的发展模式,为两国经济合作创造了大量互补性。如中国以制造业为主导,在承接发达国家中低技术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基础上,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大国,享有“世界工厂”之称;而印度则以服务业为亮点,在承接发达国家信息软件业务外包的基础上,印度则发展成了现代服务业贸易大国,享有“世界办公室”的美誉;印度的制药、汽车制造业等也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两国经济结构上的这种差异,使得两国可以建立垂直协作联系,形成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与此同时,伴随两国经济技术水平的提升,两国还能朝着水平协作的方向演进,依托两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发展产业内或产品内分工,进一步提高一体化合作的效率与效益。
(三)顺势而为,继续前进
新型中印大国关系的发展也是国际秩序的诉求。较为理想的国际体系应建立在开放、包容和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尊重各国在确保基本人权和法治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自身社会、经济及政治发展道路的权利”;作为新世纪的重要目标,需不断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边主义;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印两国需共同努力,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和互利方向发展,并建立一个开放、公平、平等、透明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双边贸易体系;两国需要同心协力,为“建立更为紧密的亚洲区域合作新架构,共同努力推进亚洲的区域一体化进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实践层面来看,中印两国近年来也一直在不断加强国际事务合作。如双方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机制下协调配合,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反恐和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中印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既是两国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也是新型中印大国关系的发展也是国际秩序的诉求。二十大所说的新型大国关系原则并不是大国之间没有矛盾,而是坚持在可以合作的领域作出各自的努力。中国的对印战略所遵循的基本思路正是以此为指导,即使印度方面有时并不能充分理解,但这并不能阻碍中国对印战略将继续沿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前进。
作者: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印度研究所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