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中国社科院民族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开展2024年云南国情调研 -凯发官网登录手机版

您现在的位置:凯发官网登录手机版 > 动态讯息 > 社科视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中国社科院民族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开展2024年云南国情调研

时间:2024/5/31 17:12:19|点击数:

  2024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贯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三项共识”,强化有组织科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统筹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国情调研基地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第二周期建设及民族所创新工程a类项目“铸牢中华民族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调研”,在2023年开展云南代表性村镇调查的基础上,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云南省社科院)联合开展2024年云南省国情调研项目。调研项目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所党委书记赵天晓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正权总体统筹规划,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科研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负责项目协调推进,并组建了由双方人员共同参与的联合调研组。

  2024年5月6-8日,各调研组先后出发并抵达云南省昭通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并投入调研工作。

  昭通调研组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所民族经济研究室主任姚宇研究员任组长、云南社会科学院李红春研究员任副组长,中国社科院民族所范明明、兰正群、姜峰等同志与云南社会科学院张群辉参加调研。

  昭通调研组在白鹤滩水电站调研 

  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是一个集“山区、革命老区、民族散杂区”为一体的地级市,为中国“南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云南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通道,主要水系为长江流域金沙江下段水系,水资源丰富,境内有溪洛渡、向家坝、白鹤滩三座巨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3426万千瓦,为云南省之冠,水资源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3.08%。因为修建水电工程,该市移民搬迁工作的压力很大,但是当地也在移民安置工作中取得了很多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昭通调研组走访易地搬迁居民家庭

  2024年5月7日,调研组与昭通市宣传部、水电移民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局、财政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围绕昭通水电站移民安置成功经验开展了深入讨论。5月8—9日,调研组与昭通市巧家县各政府部门开展了座谈,围绕巧家县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工作进行了交流,并走访了社区、电站、企业,了解水电站建设情况、移民社区的建设情况及移民后扶项目落地情况。5月10—14日,调研组在绥江县、水富市、靖安新区、彝良县、鲁甸县、昭通市调研走访,围绕易地移民安置情况、大型工程生态影响、移民搬迁“空间互嵌”“经济互嵌”“思想互嵌”、非遗传承保护、后扶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进行调研交流。

  文山马关组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丽华任组长,中国社科院民所姜静任副组长,王子涵担任秘书,云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柳娥、中国社科院民族所张亦瑄、杨逍共同参与调研,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王锋副所长参与了该组调研工作的前半程。

  马关调研组与马关县各级部门负责人座谈 

  马关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部,东与麻栗坡县相连,并与西畴县隔盘龙河相望,南与越南接壤,西南与红河州的河口、屏边两县毗邻,北与文山县交界。马关县地处国防要冲,是祖国的西南门户、南疆的重要屏障,自古以来都是兵家的必争之地,马关有非常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马关县境内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傣、布依等11种民族,截止至2023年2月,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1.8%。2023年10月27日,马关县被生态环境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2024年1月23日,马关县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马关调研组调研马关县产业园区

  2024年5月8日上午,调研组在马关县与政府部门举行了座谈会。5月8日下午至5月14日上午,马关调研组就民族团结示范创建、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新时代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现状及语言使用情况等内容开展了深入调研,采取了座谈交流、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对8个乡镇12个村寨、2个社区、1个工业园区、都龙口岸、边民互市市集、公安局、幼儿园、小学、民族职业中学等地进行了深度调研,获得了大量一手材料,并建立了工作联系。

  德宏瑞丽调研组由云南社科院民族所所长李吉星研究员任组长、中国社科院民族所张军副研究员任副组长,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翟淑平、丰晓旭、张嘉馨、梁赟杰、宫京蕾,云南社科院杨芍参加调研,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王锋副所长参加了瑞丽市部分调研。

  瑞丽调研组与瑞丽市各部门负责人座谈

  瑞丽市是我国西南边陲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是国家民委命名的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之一,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69.8公里,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有全国唯一实行“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的姐告边贸区,流动人口、外籍人员最高峰时分别能占到全市总人口70%、25%。 

  瑞丽调研组走访边境村寨 

  5月9日上午,调研组与瑞丽市政府部门举行了座谈会。5月9日下午到15日,调研组分别赴市教育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瑞丽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畹町口岸芒满通道、畹町老兵村、瑞丽口岸姐告国门社区、姐告恒茂村民小组、户育乡中心小学、户育乡土育村民小组、弄岛镇广喊村民小组、弄岛镇弄岛村委会、姐相乡弄焕村民小组、姐相镇银井村民小组、勐卯街道办红光村民小组、瑞丽市环山工业园区、瑞丽试验区规划馆等地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访谈。

  2024年5月15日,课题组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召开调研总结会。中国社科院民族所党委书记赵天晓,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杨正权,云南民族大学原校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常务副会长那金华出席会议。中国社科院民族所、云南社科院科研处王小霞、刘婷、李娅婕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会上,三个调研组的组长、副组长李吉星、张军、徐丽华、姜静、姚宇、李红春等专家作了综合汇报,调研组成员作了交流发言,中国社科院民族所副所长王锋作调研工作小结发言。

  赵天晓书记、杨正权院长、那金华副会长作总结讲话。那金华副会长对中国社科院民族所与云南社会科学院联合开展边疆民族地区国情调研的模式表示高度肯定,调研思路和初步成果具有积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她建议联合调研工作今后能够扩展到相关高校。赵天晓书记在讲话中回顾了调研基地建设历程,他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基地建设的成功经验是聚焦时代命题、坦诚交换思想、互相帮助、实现共赢。他要求,国情调研工作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善于发现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办法、提炼经验。基地共建要着力从形式上的联合走向各方面工作的真正融合。杨正权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调研工作站位高,紧跟中央精神决策,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云南怎么办”的主题,体现了学理高度、实践要求和问题意识。联合调研的形式促进了两家共建单位科研工作的融合互补,初步达到了基地建设的目的。要统筹谋划,围绕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云南工作的定位和要求,产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调研总结会参会人员合影

来源/作者: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雪

 

网站地图